典型龐氏騙局
金融+
科技+
科技·经济·生活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孵化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全媒体
2017年3月27日下午,纽约索菲特酒店(Sofitel New York Hotel),一个身影从24楼房间纵身一跃,坠地身亡。警方发布的消息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自杀者是56岁的查尔斯·墨菲(Charles Murphy),一名对冲基金投资人。这个名字与约十年前轰动一时的世界头号庞氏骗局主谋马多夫(Madoff)联系在了一起:曾任纳斯达克主席的马多夫于2009年6月29日被判处150年监禁,而墨菲所管理的法菲尔德·格林威治(Fairfield Greenwich)基金曾投资给马多夫75亿美元。
其一,时间长。庞兹的骗局只维持了一年多时间,一般庞氏骗局也只能维持两三年,马多夫却维持了20年。若不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还不知道能继续维持多久。
其二,金额大。庞兹骗到手的钱大约有1500万美元,这笔钱按今天的币值,也就10亿美元左右。马多夫一案涉及资金高达500亿美元,是华尔街历史上最大的欺诈案。
其三,层次高。多年来,马多夫愚弄了相当多投资家和一大批具专业经验的投资人,包括对冲基金、银行等专业和精明的机构和个人。而庞兹欺骗的只是波士顿的4万名穷人,平均每人投资数百美元。
其四,迷惑大。庞兹宣称,所有的投资在90天之内都可以获得40%的回报。而马多夫承诺每年回报只有约10%,但他非常强调“投资必赚,绝无亏损”。
“庞氏骗局”的设计击中人性弱点
近年来,与互联网相关的创新行业,如P2P、众筹等,已经成为欺诈的“热土”。
与时俱进:庞氏骗局花样翻新
“庞氏骗局”并未因马多夫的曝光而绝迹。相反,一遇到合适的土壤,就会以不同的面目冒头。
2016年12月,纽约曝出马多夫后最大的金融骗案。纽约对冲基金Platinum Partners的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马克·诺德里奇特(Mark Nordlicht)等人被控参与一个“庞氏骗局”,涉案金额高达近10亿美元。Platinum Partners成立于2003年。该基金对外宣称,自成立以来的13年其年平均收益率超过17%,没有任何一年业绩下降,几乎可以与世界上最好的对冲基金相提并论。
道魔斗法:防范金融欺诈道难且长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欺诈与反欺诈的角力永远在进行之中。
金融业监管局的工作,一方面是教育与告诫投资者,免受各种金融欺诈。
另一方面,该局采用各种手段发现和打击欺诈行为。路透社2016年10月就曾报道,美国金融业监管局正在研发可进行市场监控的人工智能软件,每天大约可监视500亿次市场活动,包括股票订单的签订、修改、取消和交易,这样海量的交易活动,凭人力监控是根本不可能的。人工智能软件能发现一些反常的交易行为,如向证券交易所提交订单后立即取消交易,人工操纵股市价格,等等。
金融业监管局副局长汤姆·吉拉(Tom Gira)说:“人工智能软件似乎能够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窗口监视市场,应对这些行为。”当然,吉拉也表示:“目前我们的忧虑是,当我们发现了有问题的交易类型后,市场上的不法分子会走先一步。我们的发现只是冰山一角。”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金融欺诈与反欺诈的角力永远在进行之中。
还原缩微版“庞氏骗局”
上世纪90年代末期,美国两位心理学者夏布瑞斯(Christopher Chabris)和西蒙斯(Daniel Simons)在哈佛设计了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他们拍摄、剪辑了一小段大约1分钟的录像。在录像中,两队人不停地在穿插移动并传递篮球,有的直接空中传球,有的触地传球,有的拍几下再传球。两队人身着不同颜色的上衣,一队上身穿白色T-恤,另一队上身穿黑色T-恤。两位心理学者让录像观看者默数由穿白色T-恤队员传出球的次数,而忽略黑色队员传出的球。
我不是研究心理学或者视觉的,而是一个金融学者,但我想将这个“隐形的大猩猩”借用到投资领域里来。如果将预期的投资收益比成白衣球员传球数,将投资风险比成在眼皮底下捶胸顿足的大猩猩,太多的投资者因太过注重许诺的或者可能的投资收益,而对产品潜在的巨大风险甚至是很低级的投资骗局视而不见。
【金融学者的亲身经历】 亲人遭遇大型投资骗局!
2013年8月6日,我回苏北老家探亲。本想在回美国前和家人舒舒服服地呆几天,未曾想扮演了一回大款,生平第一次到公安局报了案,并促使警方了解到了一个大型的投资骗局。7日早晨,我无意间得知一位退休亲人将自己的养老钱借给了一个名叫“广州亿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年利息22%。一听到这个,笔者心中顿时一凉,“完了,被骗了!”一个非金融机构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吸收资金并公开承诺回报是典型的非法集资,而如此高的回报又是庞氏骗局的一贯作风!
庞氏骗局是什么
快速咨询在线专业律师 3分钟快速回复
典型龐氏騙局
人类之疯狂,在半个小时之内得以集中体现。 古往今来,从古董、房地产到球鞋、比特币,相似的剧情一再上演。只要有人愿意,鸡毛都可以吹上天。
没钱,就是玩儿
他们通常沉迷网络,以玩梗为乐。最重要的是,一般年纪不大。这个群体本应人畜无害,但任何文化一旦酝酿成气候,便会化为一股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比如美国的嬉皮士运动。
但滁州人民法院和B站这家民企毕竟性质不同,恶意破坏法拍秩序的后果,可清清楚楚地写在法律条文之上。
物以稀为贵,编号001的青眼白龙金卡已经从1.2万的发售价暴涨100倍,以120万的价格被中国买家入手。这次被拍卖的152号卡牌,市场价在20万左右。
但囤卡无数的投机客们自有道理。他们会说,游戏王是“世界三大TCG游戏”之一,全球玩家无数。在大部分卡牌限量发售的情况下,交易需求巨大,因此其具有极强的流通性。
看到这儿,您应该品出来了。限量供应、巨大需求、造假难度高,已经令这张小小的卡牌脱离了游戏范畴,具备了拥有增值潜力的投资概念。
什么圈,到最后都是花圈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鞋圈有如此骇人的规模,非一日之功。2019年中,鞋价迎来一轮暴涨,很明显,资本发现了这块处女地并一拥而入。这些资本,一部分来源于币圈。
肯定有人会说,比特币去年涨了七八倍,狗狗币、屎币一个比一个猛,炒鞋拿什么比?别忘了,2019年,全球央行还未因疫情开闸放水。
跟币圈走势跌宕起伏还不一样,一款球鞋能不能翻倍,几乎在发售之前就可以通过人气和是否限量、联名确定下来。也就是说,只要运气好,买到就是赚到,炒鞋的门槛为0。
潮鞋和潮玩,都是Z世代的心头好。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投机的可能。
人们这才意识到,原来只要耐克加大货量,炒鞋的逻辑就不复存在;或者政府一声令下,币圈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壤。
人间の梦,是不会终结的
所以有人说,金融的本质是一场欺骗。如果金融是骗局,那从炒币炒鞋到炒潮玩,更加是无间道之骗中骗。货量控制在商家的工业品还能炒起来,根本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抱歉,中国房地产市场也玩不了了。房价虽然还没跌,但已经到了跌的边缘,至少涨是涨不起来了。
从人口来说,七普数据把问题摆在了眼前。 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创下有数据统计以来的历史新低。
按人均80平米计算,2020年,中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够超过2000万人居住。供需错配将导致房子产能过剩,还能涨得起来?
但郭树清去年就说,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最大的灰犀牛。 从5月社融增速再次低预期来看,流动性持续收紧是可预期的。任泽平一再强调,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
所以,“房子永远会涨”的信仰是靠不住的。 总有一批炒房客要沦为接盘侠,为什么不能是你?
但年轻一代喜欢的是新东西,欣赏老物件的越来越少。 何况,艺术品买卖跟洗钱挂钩的比加密货币只多不少。2016年,马来西亚主权基金挪用洗钱1.37亿美元的丑闻还历历在目。
典型龐氏騙局 结语
任何圈子都不乏真爱,但这份爱恰恰是投机者牟利的倚仗。 哪怕见过再多惨案,还是会幻想自己不会在最后接盘。加密货币每次大跌都有人爆仓,但各种小币还是涨得风生水起。
鞋圈的崩盘指日可待,但结合炒鞋、炒币、炒卡三大逻辑的NFT球星卡又甚嚣尘上——无论如何,只要人类依然存在,这场游戏,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半年内NBA Top Shot的销售额近5亿美元
最后,借《红楼梦》里的一支曲子奉劝诸位:好好赚钱,好好生活。贪婪是人的本性,但所有的投机取巧,都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