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做元宇宙ETF的股東!2022年的投資新熱點,還有電動車與ESG
在《遠見雜誌》2022年元月號最新出爐的「2022投資趨勢大調查」中,由48家投資機構票選今年最值得布局的概念股,其中電動車、元宇宙、5G及ESG綠能相關的概念股名列前茅,若想分散風險,不妨參考國內投信紛紛推出的主題投資ETF,交由專業經理人把關,精選相關概念股,不失為利中求穩、抗升息通膨的投資戰略。
富邦投信率先搶搭列車,在去年12月20日獲准募集後,隨即將在1月7日正式發行富邦元宇宙ETF(00903),其追蹤指數為「Solactive元宇宙指數」,鎖定已開發國家及台韓,同時考量市值及流動性,再利用ARTIS®關鍵字搜尋,識別在元宇宙領域下、高度參與和投入之企業,納入排名前30之企業。
業界首發!元宇宙ETF來了
這是台灣首檔元宇宙的ETF。據其公開說明書,目前選股集中於遊戲世界與商務社交的兩大剛性應用,並關注相關虛擬實境技術的開拓與進展。前五大持股為:臉書(已改名Meta)、聯合技術(遊戲引擎開發)、輝達(半導體設計與視覺相關)、蘋果及SNAP(社交通訊軟體)。
王辰方強調,目前元宇宙雖然還在初步發展階段,但隨著臉書母公司Meta旗下虛擬實境(VR)產品Oculus的熱賣,在2021年耶誕期間的相關程式,不僅打進美國前10大熱門App行列,更一度打敗長期霸榜的TikTok、YouTube、Snapchat 和 Instagram等,成為全美最熱門的App,未來潛力可期。
電動車ETF搶綠金商機,股東人數續增
圖/美國電動車Rivian。取自Rivian官網
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截至2021年11月,國泰智能車(00893)的股東受益人數已突破13萬人大關,而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受益人數6.2萬人;富邦未來車(00895)受益人數4.6萬人。
舉例來說,2021年7月才掛牌的國泰智能車ETF,追蹤ICE FactSet 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最近一次進行成分股調整,新增艾波比、寧德時代、瑞薩電子、億緯鋰能、恩捷股份、匯川技術、天賜材料等成分股。
富邦未來車追蹤的MSCI ACWI IMI精選未來車30指數,最新一次成分股調整,納入碳化矽(SiC)材料領導廠商Wolfspeed、大陸電動車新創公司理想汽車、小鵬汽車,以及全球動力電池技術與市占率領先的LG化學、三星SDI、日本車用半導體大廠瑞薩電子等。
而前陣子才掛牌,還不到一個月的永豐台灣智能車供應鏈(00901),目前受益人數約在2.1萬人左右,便是鎖定50檔上市、上櫃台灣智能車供應鏈個股,可說是標榜「純台味」 。
最近,又有一檔電動車概念ETF新兵,那就是1月11至13日要展開募集的中信電池及儲能科技ETF(00902),也是首檔瞄準電動車心臟-電池的ETF。其追蹤ICE FactSet電池與儲能科技指數,鎖定電池供應鏈毛利較高的中上游,例如從上游的電池原料鋰,如雅保公司、贛鋒鋰業,到中游業者如寧德時代、LG化學、三星電管等全球電池供應鏈要角,瞄準能源轉型商機。
ESG永續投資大爆發,法人、散戶都青睞
ESG是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公司治理(G)的縮寫,強調企業在追求獲利之餘,也應兼顧對環境的改善。目前國內標榜「ESG」的ETF基金共有五檔,包括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元大台灣ESG永續(00850)、富邦公司治理(00692)及永豐台灣ESG(00888)及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 追蹤「ICE FactSet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無論是資產規模和受益股東人數均有大幅成長。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受惠新興應用、數位轉型以及政策助攻,2022年全球半導體榮景可望延續。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WSTS)預估,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20年大幅成長25.1%,產值可望創新高來到5,509億美元;2022年供需漸恢復正常,仍保有10.1%的年增幅,產值達6,065億美元。臺灣半導體業表現更是高於全球平均。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2021年臺灣IC產業總產值將創下新臺幣4.1兆元的歷史新高,年增25.9%。
眺望2022年產業大趨勢
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受惠新興應用、數位轉型以及政策助攻,2022年全球半導體榮景可望延續。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協會(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WSTS)預估,2021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較2020年大幅成長25.1%,產值可望創新高來到5,509億美元;2022年供需漸恢復正常,仍保有10.1%的年增幅,產值達6,065億美元。臺灣半導體業表現更是高於全球平均。工研院IEK Consulting預估,2021年臺灣IC產業總產值將創下新臺幣4.1兆元的歷史新高,年增25.9%。
2022 怎麼投資?16 檔 ETF 不容忽視!投信專家:ESG 趨勢涵蓋的範疇,依然是今年火紅的投資主題
台股偏多格局不變 但波動更大
預期報酬率空間須下調
第一季的4大操作重點
更多精彩內容,請鎖定 2022年1月號《Money錢》
老美掐斷晶片生路 大陸業者竟然笑了?真實原因曝光
為什麼您不喜歡這則廣告?
廣告工業大廠指名配合!進口《美國原廠》噴嘴
兩岸惡化 台灣經濟慘了?謝金河曝1驚人數據
他拚死抵制中國「一帶一路」!謝金河讚:讓國家逃過一劫
房市賠售潮再起!新北這重劃區血流成河 揭下波「殺盤區」
中芯7奈米爆出貨後 台積電4奈米遭反咬?案情不單純
警訊來了!成屋交易量大減7成 專家示警:別當韭菜
周董首曬6.6億豪宅客廳裝潢 網友:好想去做客
抱著現金不投資,又怕高通膨把錢吃掉?巴菲特一個動作點出選股方向 歷史經驗告訴投資人聚焦3類股
10年後都可念公立大學?專家爆少子化 3校包租公慘了
【鴻海掏綠金1】百萬輛電動車報廢潮來襲!鴻海嗅到「電池回收」大商機
房租漲25%!他1句反嗆 房東秒翻臉:原本太便宜
他不炒股不炒房 求央行「放一條生路」!專家:少做1事 30年後下場曝
熱門股-智擎 短多氣盛量價得宜
台幣貶破30 便宜日圓沒了|鏡轉全球 #鏡新聞
台幣今天收在30.02元兌1美元,正式貶破30元大關,創下2年新低,而日圓前陣子重貶,兌台幣跌到25年新低,沒有搶便宜換匯的哈日族,可能錯過低點了,隨著日圓重獲避險資金青睞,日本通膨持續衝高,日銀可能迫於民怨壓力,調整QE量化寬鬆政策,日圓開始醞釀反攻。 日本今天公布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創7年半新高,作為日銀主要通膨評估指標的不計鮮食核心CPI年增率來到2.4%,連4個月高於目標2%,跟進歐美央行緊縮貨幣的壓力漸增。 中國經濟內憂不斷,輿論操控反日情緒來紓解內部壓力,在蘇州女孩穿和服,被公安當街扯破衣服逮捕事件之後,靠著模仿日系品牌DAISO大創百貨起家的MINISO名創優品,昨在微博鄭重道歉,對過去深感慚愧,明年3月前將完成「去日化」,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品牌」。 (「鏡新聞」已在MOD508台與YouTube頻道同步播出。)